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顺丰洱海模式:用环保科技守护高原明珠

2024-08-20 16:07:3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房琳琳

畜禽粪便、生活污水、餐厨垃圾以及流域农作物秸秆、枯死水草……在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洱海环保科技公司),经过绿色环保技术加持,每天环洱海流域的2000余吨“废物”变成有机肥料等“宝贝”,重新回到有机农业系统。

8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云南大理,这里“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方兴未艾。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对调节区域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顺丰洱海环保科技公司,记者看到公司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上,该公司在洱海流域18个乡镇街道建成的27座有机废弃物收集站、多个非固定式流动收集点,投放和收集废弃物的251辆车运转不歇。这家企业还探索建立起有机废弃物收集、清运、处理、资源化利用、产品销售推广、技术研发创新、“十全”管理和政策措施保障等“八大运营体系”,形成了洱海流域有机废弃物新型治理方案。

“我们与中国农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机制,并依托张福锁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共建‘顺丰洱海模式暨有机循环与有机农业科技小院’,创新科技手段,长期投身洱海保护治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飞告诉记者,这种经验被总结为“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家企业,全过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一管到底”的洱海保护新模式。

目前,“顺丰洱海”模式已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大”典型模式、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全国的“九大”创新典型模式和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创新典型模式,在全国推广。

记者了解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洱海几次暴发全湖性蓝藻,水质下降。大理州各族干部群众认识到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并形成了“洱海清,大理兴”的共识,自觉投入到洱海保护治理行动中。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洱海水质得到有效恢复。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摄)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