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朱虹 通讯员 赵琳琳
走近大国重器,触摸国家名片;对话大国工匠,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调研行业前沿需求,树立科技报国之志;走进革命老区,赓续红色血脉;翻转课堂、动手实践,下基层、去支教,走出国门、交流实践……这个暑假,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工学书院由342人次组成的15支实践队走进“第二课堂”,开启假期“充电模式”。
7月初,工学书院的学生们赶赴烟台,开展为期5天的调研实践活动,在艾迪精密、杰瑞石油等地,聆听大国工匠讲述中国制造的故事,走进车间调研企业的技术需求。
哈工程面向行业大院大所,打造实践育人基地集群和实践育人项目库,将企业、院所的技术难题作为学生学习的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实现高校与企业、院所协同育人的“双向奔赴”。
为了让学生了解科创,每年暑假,哈工程未来技术学院都会与工学书院联合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科创小课堂”,邀请专家为学生们开设科创实践课,老师以项目制教学方式为学生讲授智慧海洋科技前沿领域的专题。学生们在为期两周的学习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动手实践、完成作品、路演答辩等环节,了解科创赛事的整个流程。
“在导论课上,当过蛟龙号潜航员的陈云赛老师结合深潜经历,为我们还原海底的模样,让我们对海洋机器人产生了兴趣。”“我们在课上自己设计了软体机器人,非常有趣。”同学们纷纷分享学习感悟。
哈工程未来技术学院是哈工程汇聚全校优势资源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三年来为全校新工科建设提供了具象化经验和改革新动能。同时,书院制的育人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出以“三自”教育为切入、“三全育人”为承载、“三观养成”为核心,实现“五育并举”的育人新路径。
2023年哈工程全面推行书院制,实行“书院+学院”双轮驱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为培养智慧海洋领域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注入新鲜活力。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