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上种水稻,节水抗旱稻首次大规模亮相广东

2024-08-04 19:42:1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费思迎

走进稻田却能脚不沾泥,不用费心浇灌也能丰收?8月3日,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的种植示范田里,一片沉甸甸的金黄稻穗即将迎来收割。在当天的“节水抗旱稻在复垦耕地上的应用现场会”上,节水抗旱稻株挺叶茂、稻穗齐整,这也是节水抗旱稻在广东省的首次大规模亮相。

节水抗旱稻首次大规模亮相广东。受访单位供图

节水抗旱稻,是一种兼具水稻和旱稻特性的新类型栽培稻,适用于水田旱种、低畦易涝旱地种、山坡地撂荒地旱种等多类种植场景。本次现场观摩的两个示范点土地总面积合计700余亩,采用节水旱管模式,全生育期只浇灌3至4次跑马水,主要依靠降雨进行灌溉。

“节水抗旱稻在水田种植可节省人工30%、节约淡水资源超50%以上、减少施肥30%、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有效摆脱了水稻种植对灌溉用水的过度依赖,帮助农业增值、农民增收。”该技术发明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院长罗利军表示,通过科学种植,节水抗旱稻的产量、米质能与水田种植的水稻基本持平。相关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节水抗旱稻从种质创新的角度,使水稻生产摆脱了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拓宽了种植空间,是在绿色发展目标下保障粮食安全的成功尝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认为,节水抗旱稻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收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撑。

广东是我国人口大省和经济强省,也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之一。近年来,广东省粮食生产面临产能不足、水稻种植面积下降、土地撂荒问题日益突出等挑战。自2018年起,广东省开始引进节水抗旱稻及相关技术,经过数年试种示范,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在佛山、清远、河源、茂名、韶关等地市已有种植。因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特点,节水抗旱稻深受市场欢迎,在广东省的年推广面积已达1万余亩,已成为撂荒地复耕的重要选择和增加粮食产能的有效途径。

今年2月,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成立了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根据广东省粮食安全需求,我们制定了‘基于节水抗旱稻的新增4亿公斤粮食行动方案’,提出‘发展节水抗旱稻,5年实现撂荒地规模化复耕100万亩,新增稻谷产量4亿公斤’的目标。”罗利军表示,研究院将加快培育适合广东种植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研发配套的轻简绿色栽培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推动节水抗旱稻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助力撂荒地的规模化复耕复种与扩面增产,积极探索稻豆轮作、烟稻轮作、农广互补等创新种植模式,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种植效益,为发展广东农业生产的新质生产力、助力“百千万工程”贡献力量。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表示,未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节水抗旱稻种植与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等领域新兴技术的融合,利用节水抗旱稻的特色优势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农民收获效益,推动规模化产业发展。

会议期间,大塘镇人民政府、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与澳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三方就成立“佛山节水抗旱稻产业园”签署框架协议。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