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周思同 王飞
在半干的渭河河道上,几座水滴形的索塔一字排开,塔间吊起一截截镂空的桥体,正急切地向彼此延伸……6月25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施工现场,举目望去,施工中的渭河管桥已初现轮廓,在大桥落成后,来自黄池沟配水枢纽的水流会通过这里,流向渭河北岸的咸阳、武功、兴平、西咸新区等5个新城,实现长江与黄河的“握手”。
据了解,陕西地区因地处西北内陆,水资源十分紧张,常年存在南丰北枯,时空分布不均等矛盾。引汉济渭工程的建立,可实现从水资源丰沛的陕南调水进入水资源匮乏的关中地区,将大大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工程分为调水工程(一期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二期工程及三期工程)两大部分,其中,渭河管桥便是二期工程当中的骨干工程。
建设中的渭河管桥。
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引汉济渭公司渭北分公司经理杨诚表示,作为承载输水管道的特种桥梁,渭河管桥采用了很多有特色的设计。
“由于渭河管桥跨度较大,单跨达到了120米,因此我们采用了斜拉索而非常见的桥墩来稳定桥体。主塔采用水滴形主塔,主梁采用钢桁梁,双索面布置,下部结构为承台接桩基础。”杨诚告诉记者,渭河管桥项目是国内首座大跨度斜拉引调水结构,是引调水工程少有的地上标准性建筑。作为非常规调水构筑物和非规则桥梁,其结构本身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
顺着工程路线向上,记者来到了引汉济渭二期工程的起点——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的黄池沟配水枢纽。它由分水池、池周进出水闸、黑河连接洞、黄池沟黑河引水管线连通洞、黄池沟泄洪箱涵五大部分组成,自山林间而来的江水通过进水闸室流入分水池,经由池周出水闸流向各个受水区。它是引汉济渭工程的“中转站”,承担着水资源分配及保障供水安全的任务。
黄池沟配水枢纽分水池。
“为了保障供水的水质,我们采取了三大措施。”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引汉济渭公司秦岭分公司经理李金霖介绍说,一是在取水口设置专门的装置对水中漂浮物进行拦截,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理;二是通过电流脉冲影响鱼群的活动,尽量避免鱼群进入输水管;三是通过一部分技术措施,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通过多方面努力,现今入池的河水水质指标大部分都已达到一类等级。
工作人员正在接取用于水质检测的样本。
诸多的新技术新设计,一砖一瓦地砌成了引汉济渭工程这座“新长城”。在不久的将来,这座水利“新长城”将屹立于西北大地之上,将缺水问题挡在墙外,保证当地人民喝够水、喝好水。
(科技日报记者 周思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