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参与人数达500人及以上的大型活动,应开展碳减排行动,并通过委托独立机构开展评价,确认实现碳中和。”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陕西省于近日发布《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根据《指南》,大型活动组织者可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或新建碳汇林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鼓励纳入碳市场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通过强化节能降耗等措施节余碳配额,用于支持大型活动碳中和。
《指南》明确,参与人数达500人及以上的大型活动,应根据流程开展碳减排行动,并通过委托独立机构开展评价,确认实现碳中和。参与人数在50人及以上且不足500人的各类活动、会议,可通过自我承诺确认实现碳中和。其他活动、会议,鼓励自愿开展碳中和,在活动期间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仍有排放的,鼓励通过“碳惠三秦”碳普惠平台实施碳中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西安城墙获得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成为国内首个实现碳中和活动的文保遗址类5A级景区。当地通过绿色电力、环保工艺、碳供应链管理、无纸化门票等方式探索低碳转型与科技创新。“‘2024甲辰龙年第三十七届西安城墙新春灯会’成功实现绿色、低碳办会目标,为全国重大文化活动‘双碳’工作提供了生动实践探索。”西安城墙数字产业创新中心副总监吕俊峰介绍。
近年来,陕西聚焦“双碳”目标要求,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001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41.7%;延安市、安康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通过国家评估验收,西安市入选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榆林市、西咸新区入选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商洛市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6.84%。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济向新、生态向绿,陕西省发展版图与生态版图正努力向绿色同步迈进。”
另悉,5月15日,陕西各地举行“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倡导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为美丽陕西、低碳生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