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李坤 张盖伦 李忠明
网红店错落分布在老宅中、评弹声与潮流音乐遥相呼应,桃花坞木版年画与苏州双面绣“染”上时代色彩……行走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水乳交融。而在繁华街区的不远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水乡民居,让人感叹“何以姑苏好,此地最江南。”百米内是喧嚣的闹市,百米外是安静的民居,历史文化保护与民生保障兼顾,成为苏州探索古城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的平衡点。
“在苏州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上,我们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对文物建筑的利用,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规划保护处处长王永法告诉记者,近年来,苏州对古城区和历史街区的空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一方面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居住条件,对一些房屋进行修缮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城市更新,把空间资源腾迁出来,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科技监测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如虎添翼。
“我们会在街区老百姓家的厨房中安装温感器,能24小时感知哪些地方有安全隐患,方便物业服务人员和老百姓及时消除隐患。”王永法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还选了苏州历史城区的25处重要历史建筑进行三维建模。
“这些建筑一般是历史文化比较厚重、老百姓居住比较密集、短期内存在腾迁困难,我们希望通过三维建模为未来的古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王永法说。
(文中图片由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