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新专业设置: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2023-07-24 17:11:2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孙明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提出,将夯实职业院校发展基础,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在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刘明表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将按照“一优先一加快一改造一撤并”的方针推进。优先,指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指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指改造升级冶金、医药、建材、轻纺等领域的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指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

刘明表示,推出以上方针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在这场职业教育专业变革中,“新”并不是唯一的关键词,“需”成为了专业设置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专业正在集中涌现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指出,随着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对核心领域技术人才的需求将维持稳定增长。另外,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及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当下,相关领域迎来重大发展,也推动了电力设备、电力系统、电力自动化等相关人才需求的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等产业不仅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风口,也是当下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方向。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职大)党委书记杨欣斌表示,高端和智能是职业教育新兴专业所具有的鲜明特征。

以深职大2021年成立的未来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主要聚焦消费电子(智能硬件产业)、智慧医疗(大健康产业)和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产业)3个方向,为了打破学科壁垒,该学院并不设置系部。学院提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等3个“主修”专业,支持学生跨学科,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如“工程+机器人”“工程+医疗”等,培养适应高科技产业跨界融合需要的人才。

相比通信电子产业发达的珠三角,汽车、机械等行业是长三角地区的特色。坐落于长三角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把专业聚焦在装备制造业主线上,建设了以通用装备制造技术、专用装备制造技术、工业信息技术为主干的专业群,68%的专业对接江苏“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表示,职业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符合时代性、高端化的要求,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来设置和布局。

产业需求是专业设置的根本

职业教育领域长期存在人才培养和产业需要“两张皮”的问题,许多举措都要兼顾破解这一难题,新专业设置也不例外。

杨欣斌表示,开设新专业不是盲目跟风求新,社会需求才是新专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的车臂复合机器人项目较好地诠释了未来技术学院项目制教学的特色。专业课程的构成模块是多个实操性项目。项目源于需求、解决需求,而非侧重知识验证。车臂复合机器人项目就源于对现代物流、智能建造等产业需求场景的调研和凝练,最终目的是要打磨出一款能够推向市场、解决行业需求的产品。”杨欣斌说。

未来技术学院的专业课程还注重实践导向、产品导向,大多数项目都朝着打磨一款能够真正实现市场化、商业化产品的目标而努力,学生要贯通从原型设计、打样、组装、测试、迭代到形成产品、量产、宣传推广全过程。

如何更好地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链,也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持续探索的问题。“职业教育要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中找准定位,专业设置要瞄准产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博介绍。近年来,根据江苏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学校统筹了分散在计算机学院的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经管学院的物流与国贸专业,成立了新的商贸学院。商贸学院成立后,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改名为电子商务,专业涵盖范围更广。

吴学敏指出,职业本科教育应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确定专业办学方向。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据统计,新增国家控制专业点153个,集中在医学类、中医类和教育类等专业类,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教育类专业,包括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预防医学等。这充分体现了专业设置对护理、康养、托育等人才紧缺行业需求的回应。

2020年以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设置职教本科专业23个,聚焦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以通用装备技术、专用装备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为主干,制造装备设计、管理服务、贸易流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十四五”期间,将建成约40个本科专业,全部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新专业要和新科技、新需求牢牢结合起来。我们的远景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引领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创新创业团队,让中国拥有更多掌握硬科技的独角兽企业。”深职大校长许建领说。

相关链接:

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应更注重职教与产业的适配性

近日发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梳理总结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经验做法,启动遴选第二批30个左右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方案》鼓励各地培育遴选一批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立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体系。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优先考虑从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中产生。

据了解,2021年遴选的首批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孙志诚表示,确定第二批试点城市,要更注重教育和产业的适配性,这是最重要的遴选标准。有的城市职业院校学生数量多、专业包罗万象,但是人才培养不精准、不聚焦,培养再多人,都难以发挥支撑作用,教育和产业还是“两张皮”。

这意味着,一个城市产教融合未必需要做到大体量大、全覆盖,而应重视职业教育结构是否与当地产业需求相匹配。只有二者相互交融、互为支撑,才能真正做到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苏菁菁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