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内,一位患者穿上特制检查服,在吞服一粒“胶囊”后,躺在检查床上。
在医生的遥控下,这粒“胶囊”经由食道入胃入肠。随着“胶囊”在消化道内的移动,溃疡、息肉等相关图像在前方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来。整个过程中,患者不用麻醉、无须插管,且在检查完成后,“胶囊”可被人体安全排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痛无创检查。
这粒“胶囊”即胶囊内镜机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李兆申教授及其团队是主要研制者。作为我国著名消化病专家,李兆申长期致力于消化内镜技术研发和危重胰腺病的治疗。
“科研来自于临床,并反哺于临床。从临床中发现临床难题,并通过细致的设计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这既能解决病人的临床难题,又能促进学科发展。”李兆申日前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这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医学研究必须聚焦我国重大临床需求,坚持科研创新工作。
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可以说,提高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水平,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国消化病学科发展现状如何?又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李兆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对消化道出血、胆道结石等常见消化疾病的治疗已经较为成熟,学科规模不断扩大,也拥有了具备一定规模的学科人才队伍,部分大型医疗机构的消化科成立了专科中心或研究所,成为消化系统疾病基础研究、新技术应用推广、疑难疾病转诊和消化专科人才的培养基地。各个医院、团队也更加注重亚专科的发展和创新,许多罕见病、疑难杂症的诊治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
虽然我们在消化病学科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一些方面仍然需要加强。首先是消化疾病诊疗要深入基层,进一步改善基层群众的诊疗现状。其次,需要持续推行完善消化道肿瘤早筛及早诊早治计划,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辅助手段,提高早期诊断的能力,同时提高群众的筛查意识。再次,消化内镜医师数量和患者需求仍不匹配,内镜医师的人均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记者:近年来,您一直在倡导消化道癌早防、早诊、早治,那么,为什么要推进消化道肿瘤筛查?消化内镜技术研究和消化道肿瘤筛查有哪些关联?
李兆申: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在我国死亡率最高的5种癌症中,消化道肿瘤占据了3席,且我国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大约85%在确诊时即为中晚期。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而言,不仅治疗费用低,而且不需要外科手术,也不需要化疗,大部分病例只需在内镜下切除病灶,且预后很好,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90%。而中晚期消化道肿瘤不仅治疗费用高昂,且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30%—40%。因此,推行消化道肿瘤筛查十分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消化内镜技术发展和消化道肿瘤筛查息息相关。如食管早癌和胃肠早癌,在传统胃镜的白光下,可能与周围正常黏膜没有明显差别,这就会导致早癌的漏诊。而随着电子染色技术、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和细胞内镜的发展,内镜医生可以肉眼观察到病变的组织、血管甚至细胞的变化,显著提升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因此,不断研究和改进内镜技术,有助推行消化道肿瘤筛查。
未来胶囊内镜会进一步普及
记者:2013年,您的团队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可定位可遥控胶囊内镜机器人。前不久“和平方舟”医院船执行“和平使命—2022”任务时,这种胶囊内镜机器人再次受到广泛关注。能否介绍一下胶囊内镜机器人研制的初衷,及其当前发展和推广情况?
李兆申:传统胃镜检查是侵入性的,受检者常常感到不适,在人群中的接受度不高。无痛胃镜则会增加相关的麻醉风险和费用,有禁忌证的患者也无法采用这种方式。面对临床上遇到的这些难题,我们希望研发一种新型内镜,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满足医师的检查需求。我们研发的第一代胶囊内镜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检查的舒适度,但是它无法满足胃部的检查,也不能由医师控制;而第二代胶囊内镜实现了体外的主动操控,提升了胃部检查的完整性。
目前胶囊内镜并不如胃肠镜普及,许多医疗机构尚未开展这项检查。与传统胃肠镜相比,胶囊内镜的操作并不复杂,但对医师的阅片和报告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们也在不断推进相关规范化培训。此外,胶囊内镜在我国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也为其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相信在未来,胶囊内镜会进一步普及并惠及更多人。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能否结合您所从事的研究谈谈看法和建议?未来医学科学发展应该瞄准什么方向发力呢?
李兆申: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是学科发展的驱动力。我们团队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胰腺疾病、消化内镜和消化道早癌诊治。对一种疾病而言,诊疗模式的建立依赖于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和各种技术及设备的发明创造、更新换代相辅相成。以胶囊内镜为例,早期产品虽然可以满足显像、无痛的需求,但无法受医师操控,于是我们研制了二代产品,同时国内医疗企业也攻克了技术壁垒、实现了自主生产。
基于我们团队的研究和探索经验,我认为在现有基础上,未来医学要注重在生命组学、人体微生态、精准治疗等方面的探索,同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相结合,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培养掌握多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我国消化病学科人才队伍的现状如何?有哪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李兆申:目前我国消化病学科领域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内镜医师。消化道肿瘤的筛查主要依靠内镜,但中国有14亿人口,内镜医师还不足4万人。在治疗方面,每年大概有100多万患者需要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但能完成这些操作的医师并不多,能完成的手术量还不到需求量的五分之一。其他消化疾病的诊疗和相关内镜技术,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内镜医师缺口巨大。这可能导致部分消化疾病漏诊甚至误诊,许多诊疗无法开展。如果用传统模式培养消化医师,周期较长、成长速度较慢,也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针对这样的现状,需要持续开展标准、高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医疗互助健康保障体系。
记者:您在前不久的一次报告中提到,利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及5G技术,胃肠道内镜治疗技术将得到突破性发展,微创、舒适、智能将成为内镜诊疗“标配”。这对消化病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李兆申:消化病学科领域不能墨守成规,重点要培养同时了解传统医学和前沿新兴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消化病学医师首先要夯实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突破创新。此外,消化病学科领域在人才培养中应积极打通学科壁垒,主动接触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型技术,并在科研和工作中有效运用,优化当前的诊疗方式和辅助器械。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白进 胡良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