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长臂猿日丨让我们一起守护“猿”份
来源: 人民网 光明日报 科技日报 红星新闻
编辑: 孙莹
2022-10-24 12:09:18
10月24日是国际长臂猿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2015年将这一天设为国际长臂猿日,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长臂猿的关注,号召社会力量联合起来,为保护长臂猿采取积极行动。

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也是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种群之一。目前,长臂猿在中国仅片段化分布于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其中,曾分布于云南的北白颊长臂猿和白掌长臂猿已在野外灭绝。适逢国际长臂猿日,一起走近它们。

海南长臂猿:世界极度濒危灵长类第一位

海南长臂猿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灵长类动物,目前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内,是世界上所有长臂猿物种中最濒危的一种,在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定为极度濒危。据IUCN专家判断,在全球20种长臂猿中,除海南长臂猿外,所有长臂猿均不能保持种群缓慢增长。


海南长臂猿d群(2021年8月拍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被确定为世界极度濒危灵长类第一位的海南长臂猿,近些年种群恢复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种群数量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2群7至9只,恢复到如今5群36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宣教科普科科长齐旭明告诉记者,2017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特别是国家公园正式建立以来,海南长臂猿种群恢复速度比以往更快,“这种增加的势头让我们非常欣喜”。

天行长臂猿:数量不足大熊猫十分之一

天行长臂猿——首个被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猿类物种,其在我国分布范围极其狭窄,全国种群数量不足150只,不到大熊猫数量的十分之一,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局部地区有分布。


天行长臂猿。班鼎盈 摄

天行长臂猿在2017年1月被中国科学家范朋飞教授和团队正式命名确定,名称取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据了解,成年天行长臂猿身长60至90公分,伸开双臂的长度是身高的两倍左右,可食用的食物类型很多,有花有果有叶子,其中果子占了50%以上的比例。成年雄性是黑色的,雌性是棕黄色的,实行一夫一妻制。小天行长臂猿约在一岁半以前,会在妈妈怀里活动,不管是小公猿还是小母猿,小时候颜色都和妈妈相近。到六七岁时,小公猿的颜色会慢慢变成父亲的颜色,小母猿会保持母亲的身体颜色。另外,天行长臂猿繁殖能力较低,4到5年才能生一胎。

东黑冠长臂猿:曾被宣布灭绝 在广西拥有一处“中国方舟”

世界最稀有猿类之一的东黑冠长臂猿,曾被国际灵长类专家认为已经灭绝,其实一直隐秘地栖息在广西西南部的中越边境线上——一片狭窄的喀斯特热带季雨林中。


保护区的东黑冠长臂猿。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供图

进入21世纪后,这些东黑冠长臂猿才被重新发现,当时的数量仅有3群19只,当地政府随即建立了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十几年的大力保护,东黑冠长臂猿在中国境内的数量已增至5群33只,但依然属于极度濒危状态。

白眉长臂猿:国内首例混合喂养已满周岁

10月19日,国内首例通过人工母乳混合喂养的白眉长臂猿“十五”满1周岁了,目前健康状况良好。

白眉长臂猿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东洋界缅甸—中国亚区的特有种,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保山、腾冲、盈江和陇川。“十五”是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白眉长臂猿创新团队通过人工干预繁育的,时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刚在昆明闭幕,所以起名为“十五”。


“十五”一个月时的样子很呆萌。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供图

“十五”为雄性,在它出生后,因为母亲“毛球”白天对“十五”“不管不顾”,晚上也是时常“不搭理”“十五”,在此情况下,工作人员便对“十五”采用混合喂养的方式喂养。白天,“十五”由“奶爸”“奶妈”用羊乳喂养,晚上则会回到母猿“毛球”的怀抱,进行母乳喂养。目前“十五”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已从满月时的450g到长到1920g,增长了4倍多。“它在运动方面特别突出,轻而易举就能爬到五六米高的笼舍。”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滕萍说。

保护长臂猿 各地在行动

近年来,中国林科院开展了海南长臂猿的监测、栖息地修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自主研发的海南长臂猿声音传感器阵列设备,实现了海南长臂猿鸣声的自动采集、远程定位,研发的声音传感器阵列设备突破了声音采集、信息传输等技术难题,建立了海南长臂猿5个家族声音特征样本库,声音识别精度达90%以上,为今后开展野外条件下海南长臂猿个体识别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发现了海南长臂猿存在下地活动,推翻了前人认为海南长臂猿不下地的结论,为强化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地面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揭示了海南长臂猿具有灵活的繁衍方式,雌猿繁殖周期有可能2年2胎,而非前人认为的2年1胎,也非前人认为的一夫二妻制,拓展了海南长臂猿种群繁衍认知。理清了海南长臂生境修复中的猿食植物和生态功能关键种,建立的热带次生林和人工林修复示范基地,为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生态修复、改善生境质量提供了科学建设方案。


民警利用无人机对保护区进行巡逻。王鹏宇 摄

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队揭牌仪式于近日举行,标志着全国首支东黑冠长臂猿保护队伍正式成立。

巡护队成立后,将充分发挥联合巡控效能,不定期在保护区及周边村屯开展联合巡逻、边境基础设施维护、法律法规宣传等工作,对乱砍乱伐、非法盗猎、妨害国(边)境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整治,切实担负起保护生态和稳边固边的双重使命。


天行长臂猿。朱边勇、尹以祜 摄

据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自2019年以来,该局分别在天行长臂猿的主要栖息地组建并培训了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巡护监测队伍,对保护区内的所有天行长臂猿家庭群及独猿开展持续动态监测。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针对天行长臂猿种群栖息地破碎化及基因交流困难的威胁,确定出盈江苏典腊马河东西种群交流廊道恢复和栖息地恢复示范区建设,将有序恢复天行长臂猿种群栖息地400亩,种群交流廊道3—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