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志龙、邵琨
风吹小麦千里香,麦田遍地是金黄。进入6月,齐鲁大地一派夏粮丰收在望景象,5985万亩小麦已经陆续开始收获。
4日上午,在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苏坦村种粮大户刘灿的麦田里,“潍柴雷沃杯”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正在进行。
10辆参与比赛的雷沃谷神收割机一字排开。随着裁判一声令下,一台收割机按照既定路线前进,机手根据眼前的小麦高度随时调整着机器高度和行进速度。几分钟后,这块麦田只留下麦茬和秸秆均匀覆盖在上面。
6月4日,在滕州市官桥镇,参赛的收割机在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郭绪雷 摄)
刘灿说:“收获环节十分关键,农机手的机收水平高,就能减少粮食收获环节的损失,提高粮食亩产水平。”
滕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莉介绍,大比武考验收割机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技能,以3亩为一个单元,划分10个作业区,10名机手顺序作业。机收损失率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机收损失率低于1.2%就达标。参赛选手大都有10多年的机收经验,损失率普遍在0.7%左右。
收割机轰鸣过后,小卡车将麦粒运出场外,几名裁判带着专业工具仔细测量称重。
山东省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王允泉说:“裁判从作业区选取2个至3个同等面积的点位,将遗漏的麦穗、麦粒捡起来称重,计算平均重量,再与亩产平均值对比,得出机收损失率。”
相比以往手工收获小麦,机收大大减少损失率。刘灿说:“过去收完小麦后,麦田里常见到有人捡麦穗。现在见不到了,因为麦穗遗漏很少了。”
做好小麦机收是夏粮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2020年,山东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9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农业农村部提倡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在全社会营造“精细高效、提质减损”的氛围。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二级调研员王丰勇说:“按照2020年山东粮食产量1090亿斤估算,在收获环节机收损失率若能降低0.1%,理论上全省就能从地里挽回1亿斤粮食,数量非常可观。”
“赛前通过雷沃工程师的培训和这次比赛,我对驾驶的这款收割机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收麦子过程中碰到不同的状况都能更好地应对,更大限度减少机收损失。”本次比赛中获得“省级粮食机收减损之星”称号的杨福军说。
据介绍,为充分发挥机械化促进粮食增收减损作用,夏收期间,山东还将在济南市章丘区、莱西市、桓台县、高密市、济宁市兖州区、肥城市、齐河县、郯城县、东明县陆续开展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以赛代训,引导广大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确保颗粒归仓。
除了在收获期减少损失外,许多农民探索精细化作业,适时播种、适时管理,将减损环节前置。
农业靠天吃饭,天气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人为因素也很重要。土质不同、小麦品种不同,对田间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刘灿举例说:“沙土地漏水漏肥,就需要分两次施肥。苗期少施,等年后再追肥。一般土地种肥同播,用缓释、缓控肥一次就可以。”
每年倒春寒之前,刘灿都会提前喷药、浇水,提高小麦的抗冻性能。病虫害发生之前,他也会提前打药预防。他说:“不能等到发现虫子后再打药,那样就已经造成减产了。”
望着即将收获的金灿灿的麦田,这位“80后”新农人很有信心。他说:“我这2000亩小麦,今年预计平均亩产1200多斤,比去年增产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