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嫦娥之父”带你解密中国探月工程

2020-12-22 18:37:1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何沛苁

最近最引人关注的,非嫦娥五号莫属!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任务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12月1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区域——吕姆克山脉以北着陆,并通过钻取和表取两种采样方式开展采样工作。

12月3日,上升器携带月球样本点火起飞,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12月6日,上升器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按计划分离并受控落月。

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序幕。

历经23天,嫦娥五号这个宇宙超级快递小哥,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成功将月球土特产——月壤带回地球,完成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

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实施探月工程?探月工程分几步完成?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分别承担了哪些任务?探测月球是人类迈向深空的必经之路吗?

11月25日,“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系列情景大师课”特别邀请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之父”欧阳自远和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带领大家走进深空、了解中国的探月工程。

从0.5克到1731克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的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送给我们一块仅1克重、黄豆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美国人去过月球6次,这块是哪次登月采集的,采自月球的哪个地方?美国没有透露。

由于月球岩石样品异常珍贵,这块1克重的月球岩石被一分为二,一半在北京天文馆“安家”,另一半由欧阳自远院士主持研究。

我国的科研人员经过120多天,通过研究其中的0.5克,发表了14篇研究论文,为中国打开了一扇了解月球的大门。

“我们组织了全国的相关专家来看,先进行非破坏性研究,然后是破坏性研究,将这块月球岩石的来历搞得清清楚楚。”欧阳自远说道。

这颗“黄豆”大小的月岩是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采自月球澄海东南着陆区的样品,属于高钛月海玄武岩。

42年过去了,经过我国数代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探测器从月球采回1731克的样品,为未来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科研站打下坚实基础。

从0.5克到1731克,我们都度过了哪些艰难历程?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到现在五十年过去了,为什么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提出重返月球的规划与计划?月球上真的有座广寒宫,你知道它在哪里吗?为什么在地球上我们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这些问题,欧阳自远院士都将为你一一解答!

宇宙超级快递小哥——嫦娥五号

11月24日从地球出发,到12月17日返回地球,嫦娥五号仅用了23天的时间,就把月球土特产带回了家。

听似简单,实则“步步惊心”。嫦娥五号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次空间活动,从它升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踏上一条不平凡之路: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35个故障预案一个都没用上,科学家们是如何做到的?将月壤“无污染”带回来,这个难度大不大?除了解答这些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以外,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还将通过模型,为大家区分“嫦娥”家族。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别看它们都是“嫦娥”一族,可它们不光长得不一样,能力和特长也都不一样!

此外,彭兢还将现场解答网友们的提问,你想知道的月球知识他都会告诉你。

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12月25日14:00,我们不见不散!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系列情景大师课”源起于“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平安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科技日报社提供媒体支持。课程围绕生命科学、农业科技、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通过专家讲解与实景展示的创新方式,为全国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共同学习内容。让更多的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云游重点实验基地、中科院所、科技展馆、动植物园、生态保护区等,开阔眼界,学习知识,激发孩子们学习科学的热情。近日,“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成功入选“中国新媒体扶贫十大优秀案例”,为科技教育扶贫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