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征程——生态环境部介绍COP15第二阶段会议相关情况

2022-11-29 11:34:5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高敬

新华社记者 高敬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移址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会期为12月7日至19日。中国将继续作为COP15主席国,领导大会实质性和政治性事务。

会议准备情况如何?大会预期将达成哪些成果?中方为大会做了哪些努力?生态环境部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相关情况。

COP15第二阶段会议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2021年10月,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举办,来自150多个缔约方国家和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代表共5000余人参会。中方宣布了一系列务实有力的东道国举措。会议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注入强大政治推动力。

他介绍,对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国将继续作为COP15主席国,领导大会实质性和政治性事务。“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和会标等大会主要元素保持不变。

中国政府将派出由生态环境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交部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中国代表团赴蒙特利尔参会。目前,会议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周国梅介绍,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最重要的标志性预期成果就是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正在谈判中的“框架”是为到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锚定方向的总体性、战略性纲领文件。

她表示,“框架”着眼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以“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为方向,总结以往生物多样性全球目标制定和执行的经验,凝聚各缔约方和利益攸关方合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新的政治引领,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以全面实现公约的目标。

周国梅说,经过4轮工作组会议的谈判磋商,“框架”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框架”结构及核心表述已经基本成型。

她同时指出,“框架”谈判并非一帆风顺,各方在一些具体议题方面还存在分歧。“框架”的通过和实施最终有赖于其实施机制。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调动和资金支持,这是“框架”谈判议题的重点和难点。

应充分吸取“爱知目标”的经验和教训

记者了解到,2010年国际社会制定了2011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即“爱知目标”。目前,“爱知目标”设定的20项目标没有一项完全实现,仅有6个部分实现。

对此,崔书红表示,“框架”明确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时,应充分吸取“爱知目标”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既要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雄心和信心,更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目标的可达性、可操作性以及各国的发展差异,提出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他表示,“框架”还应坚持公正、透明、缔约方驱动原则,完善执行机制和保障条件,特别是要重视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不足的问题,加强资源调动、科学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履约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

中国充分发挥COP15主席国推动力和协调作用

崔书红介绍,中方作为主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发挥领导力和协调作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自COP15第一阶段会议以来,中方已经组织召开了近40次公约主席团会议,为公约重要会议筹备和谈判进程提供组织安排和指导意见。在日内瓦、内罗毕先后召开的“框架”工作组会议中,中方作为主席国积极协调各方,推动各方为达成“框架”相向而行。

记者获悉,12月15日至17日,中国政府将举办COP15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高级别会议为部长级会议,将主要围绕“框架”达成进行部长级发言,发出呼吁、谋求共识。同时呼吁更多的利益攸关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承诺,参与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行动中来。截至11月15日,123个缔约方、1个观察员国(美国)的部长以及61个国际组织和机构负责人反馈确认参会。

此外,12月11日至13日,中方将参与COP15第二阶段城市、自然文化、商业、科学等4个平行论坛的举办。同时,统筹协调边会、中国角等活动安排。

责任编辑: 何沛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