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谱新篇——大庆油田推进“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纪实

2021-03-02 14:28:26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丽云 王继红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王继红

“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大庆精神激励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

2016年,大庆油田站在了追梦的新起点。以“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为指引,一次次乘风破浪,爬坡过坎,以振兴发展的新行动、新实践、新业绩开新局、谱新篇。

5年来,大庆油田牢记嘱托,组织编制实施《振兴发展纲要》,大力推进油田高质量发展实践,构建形成了稳油增气、内外并举的新格局。

5年来,大庆油田实现储量增长箭头向上,油气产量当量始终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巩固保持了全国最大原油生产基地地位。

5年来,大庆油田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打好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战,制定实施核心技术发展路线图,企业发展的动力活力不断增强。

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 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累计超计划445吨!”3月1日早上8点,采油一厂一矿生产会上,干部员工都为这个数字振奋不已。

采油一厂一矿是大庆油田少数几个原油产量超百万吨大矿之一,连续创造了56年原油产量过百万吨的骄人业绩,今年他们又把目标投向138万吨,迎来首月“开门红”。

冰天雪地中,大庆石油人开足马力,增储上产劲头儿十足。(邹莉娜拍摄)

“经过50多年的高效开发,要突破特高含水、特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产量递减规律,实现产量不降反升,每一滴油都来之不易。”一矿矿长辛亮感慨道。

经过60年开发建设,大庆主力油田即将进入后油藏阶段,后备优质资源接替不足,储采失衡等诸多问题成为绕不开的“拦路虎”。大庆油田必须保持领先的水平,尤其是要巩固全国最大原油生产基地地位,才能当好新时代的标杆旗帜。

大庆油田扎实推进《振兴发展纲要》,积极探索老油田持续有效开发新途径,水驱开发指标持续向好,三次采油产量连续19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三元复合驱产量连续5年超过400万吨,致密油累计产油突破百万吨。

在“稳油”基础上,大庆油田把加快天然气发展作为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确立“突出川渝、坐稳松辽、抓好塔东”的思路,实现天然气年产销量“十连增”。其中,在松辽地区天然气产能建设上,突出一个“快”字,做到当年设计、当年基建、当年投产,去年投产10口新井,同比提前近3个月时间,确保气井产量稳步上涨。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成功不需要辛勤的付出。而这是大庆石油人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的常态。

大庆油田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勇于突破思想禁区,在松辽中浅层、深层、海拉尔、“四新”领域、塔东和川渝流转区块等五大领域大打进攻战,其中古龙页岩油实现历史性重大战略突破,实现了几代石油人再找一个大庆油田的梦想。

大庆油田把加快天然气发展作为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实现年产销量“十连增”。 (王延路拍摄)

同时,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大庆油田力求突破,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新业态”,规划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增强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多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新业务格局,从传统的油气公司向综合能源公司转型迈进。

深化改革创新“双轮驱动” 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每天不同的时段,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企业首席技术专家伍晓林的越洋视频总会准时连线,15个小时的时差,很容易就算得出来,他经常是半夜爬起来跟踪指导实验。

这一举动源于大庆油田的科技工作者们发起了新的技术挑战——攻关新型高效复合驱油体系。“对象变差、效果不变”,意味着地下好油层开发之后,要进入差油层,但采收率要更好。有人说,他们是在挑战禁区中寻求突破。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大庆油田由创新而生、因创新而强,在创新中不断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成为科研人员血脉中不可更改的基因。

大庆油田精心制定核心技术发展路线图,在创新中不断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赵永安拍摄)

这5年,大庆油田持续坚持“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精心制定核心技术发展路线图,建立“没有院墙的研究院”,创新发展一体化产学研高度融合攻关组织模式,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长全面实施竞聘上岗,拓展科研人员“双序列”成长通道,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科研团队“脱颖而出”。

到“十三五”末,提高采收率技术持续领跑世界,主力油田采收率高出国内外同类油田10-15个百分点;以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为代表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高端平台已累计达到23个,创造了油田历史上同级别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水平新高。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大庆油田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通过“双轮驱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技术的不断进步,越到后面,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大庆油田对标世界一流企业,选取6家单位作为“油公司”模式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处僵治困及法人压减工作,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的市场经营型试点单位收入实现逆势上扬,企业发展活力动力进一步激发。新时代“四位一体”岗位责任制综合管理体系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管理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2020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管理创新成果(项目)奖68项。

近年来,中油电能公司变化很大,从11家成员单位“瘦身”为9家;总部机关科级以上机构由54个压减为“7部1室1站”,总人数由过去的445人压减为100个管理岗位;将分散在厂网多个大队级单位的运行、检修业务、管理层级由三级压缩为两级,专业部门直接管理到班组……他们打通了基层“经脉”,活力倍增。

装备制造集团,曾经长期陷于亏损“泥潭”。按照“人性化激励、市场化开拓、归核化创新、精益化管理”的思路,他们开始围绕问题抓改革,创新驱动促转型,集团36个生产车间全部实现标准化,整体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收入总额从2016年的17.06亿元增长到如今的超40亿元,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累计创收15亿元。

2016年以来,大庆油田对9家试点单位下放干部聘用、薪酬分配、物资采购等9个方面自主权,实施结构扁平化、机制市场化、流程简约化、分配绩效化等内部改革调整,增强管理灵活度和对接市场反应效率,促进企业实现良性转型。如今,几家经营型单位较试点之前的2015年,在收入、利润上均有大幅增长,3家油气生产型单位也都实现了产量超、成本降、投资省。

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宝贵精神财富,越是艰难时刻,越是熠熠生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国际油价暴跌“两只黑天鹅”叠加而至。“至暗时刻”,大庆油田顶住压力,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提质增效攻坚战和效益实现保卫战。

疫情初期,一“罩”难求。前身为会战时期缝补厂的物资公司实业分公司职业服装公司的干部员工,在农历大年初六,打响了口罩生产攻坚战;创业集团井田劳保加工分公司7天建成10万级口罩洁净车间主体。至4月中旬,油田自产口罩累计突破300万只,为复工复产提供了强劲的物资保障。

“在特殊时期,大力推进提质增效、保障油气生产,既是保石油安全,也是保就业、保民生、保税收、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大庆油田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

基于这样的认知,大庆油田在确保安全防疫的同时,深入开展“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和“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把效益指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深化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切实提升低油价下生存发展能力,实现油气完全成本、操作成本“双降”。

作为铁人精神的发源地,1205钻井队持续升级精益钻井生产模式,实现了钻井年进尺10万米“四连冠”。(李洪伟拍摄)

作为铁人精神的发源地,1205钻井队率先复工复产,瞄准提速、提效两大主题,持续升级精益钻井生产模式,大力推行数字化、信息化钻井,精准管控每一个创效单元,2020年仅大绳、重晶石粉两项消耗,就节约成本近30万元,并先后创出日进尺1050米、6个月进尺超万米等高指标,实现了钻井年进尺10万米“四连冠”。

近年来,“走出去”已经成为大庆油田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是未来发展的“生命线”。但“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每一名海外将士都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困难,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激励,让他们先后进入54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贡献了大庆力量。

远在苏丹的新开发区块Moleeta油区,力神泵业有限公司非洲分公司副经理刘勇驻扎在那里为其提供电泵井服务,却连续遭遇电泵井因机组运行欠载、过载、卡泵等故障被迫停机。冒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刘勇“玩命”地奔波在各个井场之间搜集数据,设计解决方案。经过18天的孤军奋战,数十个故障现象,20多套解决方案,10余轮、30余组试验,几百个数据……刘勇在抢修成功的一刻,兴奋地举起了拳头:“南苏丹用户认可了我们的技术,我们叫响了‘力神’品牌!”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工班长刘丽工作27年,先后研制技术创新成果145项,获国家专利30项,油田重大技术革新及创新成果43项,累计创效8000余万元,累计培训学员1万多人次。去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时,她感慨地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身体血液中不断跳跃的分子,一直激励我不断成长。”

扎根在心,落实在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大庆油田的“传家宝”,就这样在一代代石油人的行动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新时代,大庆油田切实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坚决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努力建设一个基业长青的百年油田,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能源企业,一个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企。

责任编辑: 何沛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