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建:教老百姓多学一些技术是我最大的愿望

2020-06-29 15:13:14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朱彤 杨宝仁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通讯员 杨宝仁

“王教授,我们这的枣树,叶子掉了一地,不知道得了什么病,你能来帮我看看吗?”6月29日,接到兵团十四师224团一个农户的电话,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王新建教授就开始急匆匆打包行李,准备下乡。

30多年来,特别是作为科技特派员以来 ,王新建教授俯下身子、耐下性子、走入群众,发挥专业优势,带领团队与224团建立了“院校+团场+职工”的科技服务模式。他主持承担的科技项目《新疆南疆枣、梨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在十四师224团、二师25团,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在他的技术指导下,224团建立了节水灌溉密植红枣示范园4150亩,红枣亩产量从100多公斤提高到了近300公斤,优质红枣密植示范园实现年产值2100万元,获得利润1400万元,年新增产值500万元,使果农人均增收7.8万元。

校园、果园,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1986年7月,王新建毕业于塔里木农垦大学(现为塔里木大学)果树专业。留校任教后,他就经常跟着闫春雨教授老一辈专家,到新和县、阿克苏实验林场、红旗坡农场等地实习锻炼和科技服务。

“闫春雨教授要求大学生下基层锻炼半年以上,青年教师不少于2年,要与农民一起干、一起吃、一起住。”王新建说,闫教授这批老专家对他的启发和影响很大。

王新建回忆,大学刚毕业的他,就带着学生到新和县实习。学生与当地的专业户进行果树修剪技能PK,这些专业户的文凭大多是初高中,来自山西、陕西、山东等地,被称为“土专家”。

学生修剪的苹果树“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树形不起眼,但第二年就开花了,第三年就果挂满枝头,而“土专家”修剪的果树中看不中用。

学生修剪果树的成本低,每棵树仅需要2块钱,比“土专家”少3元钱。“还是大学生的水平高,修剪的好,效益也好!”土专家说。

“搞科研,需要接地气,基层看重的是操作和动手能力,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理论。”王新建教授说“:校园、果园,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王新建教授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多项,参与“新梨7号”选育推广,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果树学科学术带头人。

作为科技专家和被科技部表彰的优秀科技特派员,去年国庆节期间,王新建教授应邀作为观礼嘉宾到北京天安门现场,观看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听得懂、用得上,把先进农业技术传授给农工

作为科技特派员,要守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

早在2001年,王新建教授就开始在十四师47团科技服务。

当时没有沙漠公路,要先经过喀什市、和田市,最后才能到47团。王新建教授及其团队,早上七点就从学校出发了,到了晚上十二点多才能赶到47团。一瓶水、一个馕、一包榨菜,长途跋涉中,肚子饿了,就用这些来充饥。

当时,47团交通条件较差,土地沙漠化严重,水资源缺乏,许多职工承包果园和接受培训的意愿不够强。承包枣园的维吾尔族农户亚森·斯迪克,是为数不多几个积极参加培训的农户。

赤霉素是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促进果子膨大。这个药也有不足,如果连续打,对果树老化影响很大。

经常跟着王新建教授学技术,比如喷叶肥,赤霉素使用等,后来亚森可以自己动手修剪、施肥、打药。由于掌握了修剪、施肥等技术,亚森家的枣比别的农户质量好,每公斤比市场收购价高出6-7元。

王新建教授刚去224团搞种植的时候,当地人都说这里种树不活,种草不生,种地不长。他到地里示范修剪技术,在枣树整形中将枣头短剪,很多农户也都反对。

有个农户站了出来,“王教授,来我家果园剪吧。”王新建教授按照科学方法修剪,这位农户家的红枣产量比别人都高。

后来,看到剪掉枣头的红枣产量比别的高,农户们就开始信了,抢着请王新建教授去指导,经常给王教授打电话,枣树怎么修剪,病虫怎么防治,怎么施肥、打药……农户们从原来的不愿意接受技术,转变为现在的主动邀请指导。

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提供农业技术指导。王新建教授注重从转变果农种植观念入手,通过建立科技示范户逐步推广,让果农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

“科技,是脱贫的金钥匙。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听得懂、用得上的技术教授给农户。”王新建说,农民最讲究眼见为实,要让农民把技术学到手,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

如今,224团红枣收益越来越好,一亩地的产量从100公斤提高到了300公斤。王新建教授还是一如既往地带领科研团队往地里跑。

优质红枣密植示范园的推广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使该团的红枣种植水平和果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为该团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的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为优质红枣生产及精果品园打造奠定了基础。

农工家的常客

一次,王新建教授带着学生来到一师13团搞科技推广。

“王教授,帮帮忙吧,红枣再不丰产,我就要喝西北风了。”职工何锐波气喘吁吁地跑来说。

王新建教授来到枣园一看,心里就有了底,他说:“你这枣树,得搞‘1+3’修剪模式,就是每棵树留3个主枝、1个中心干,通风透光,枣长得就好。”

何锐波言听计从,到了年底,打来电话:“王教授,你真神,往年我这些枣数量品质都不行,卖不上价钱,今年鲜枣亩产2吨多,净赚几十万元!”

一传十、十传百,王新建教授推广的这种“小开心”型枣树修剪方法,如今已在一师和阿克苏地区全面推开。

“速度超出想象。”王新建教授说。

矮化密植优质丰产栽培、苗木繁育、节水灌溉、病虫防治、冬夏季修剪、加工储藏、标准化果园建设……

如今,王新建教授已经成为何锐波的常客,经常会被请到枣园里进行技术指导。

王新建教授积极配合“访惠聚”工作队,来到现场为职工群众教授红枣种植管理技术,深受当地干部职工群众的欢迎。

“王新建教授及团队,心系百姓,发挥专长,大显身手,为各族职工群众脱贫致富,付出了辛勤汗水。”何锐波说。

在科技服务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想让王新建教授去挂职,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我是搞技术服务的,农业技术是我的强项,搞好科技服务是我的用武之地。”

对于别人的不理解,王新建教授说:“多搞一些科研,多出一些成果,教老百姓多学一些技术,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责任编辑: 李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