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创新模式”:中国高新区成功发展的一个新观察视角

2018-09-12 16:49:47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房汉廷

中国高新区作为一个整体,30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是什么让中国高新区这一创新模式得以成功的呢?原因已经被人总结了很多,如体制创新、政策激励、技术积聚、企业群聚等,从笔者的观察和分析看,这一切其实都可以概括为“离岸创新模式”。

改革开放早期,无论体制、机制以及创新要素禀赋的富集程度,都很难做大规模的创新集聚,而采用“飞地”这种“离岸创新模式”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尝试。从北京中关村发起,在同一经济体内使用的“离岸创新模式”发展高新区,迅速在各个省域、市域甚至发达的县域复制开来。正是这个离岸创新模式带来了我们这30年特别的成功。2017年156家国家高新区实现了园区生产总值9.54万亿元,占全国82万亿元的比重为11.5%;园区内1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33.15万亿元的收入,19.7万亿元的工业产值;2576家瞪羚企业在高新区,约占全国瞪羚企业的90%;125家独角兽企业在高新区,占全部164家独角兽企业的76%。

“离岸创新模式”为什么能成功?核心在于它能够实现三个有效集约,空间集约、产业集约功能集约

从空间集约看,高新区的第一要素就是实现了连片土地资源的集约,早期的高新区更为明显。由于土地资源集约后,一切规划、设计以及科研、商务活动的愿景才得以展开。从某种意义上看,早期高新区的发展,实际上是土地资源引发的创新资源集中和集聚。

产业集约让在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有较强关联关系的企业集中在一定的空间内,很容易实现彼此之间的研发、商业、物流之间的协作关系,在集约竞争下,逐步实现产业集群化,进而形成某个或某几个特定产业的集中、集聚,由此实现了产业集约效应。产业集约是高新区继空间集约之后的有效创造,它使得一些相同类型、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聚起来。

功能集约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政务、商务便利化集约。由于高新区是“离岸创新模式”,体制、机制受已有制度约束少,工具创新方面更被赋予更大的空间,所以很多高新区管理委员会都创造了许多新的方式、方法,使园区内的创新活动更加简捷、高效,让技术的资本化、金融资本的便利化和企业家创新创业的高效化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

“离岸创新模式”的另一个重要之处是构建了一套比较好的“融通机制”和“熔断机制”。

“融通机制”看,高新区可以自由、顺畅地与园区外部实现所需创新要素有效融通,人才、资金、商流、物流,高新区所需要的一切资源,都可以顺畅地从外部获得,而高新区的所有有效产出也可以与外部实现无缝交换。这一点无疑是中国高新区没有变成一个又一个“孤岛”的重要原因。

“熔断机制”看,高新区可以把一些社会功能,一些和发展稳定不相关的事情剥离出去。这样,高新区避免了非创新要素或因素的过多混入,有效地避免管理的臃肿低效,使其更专精施政创新创业和创富。在高新区实现了有效熔断,在一定时期避免了外部对里面的纷扰,使里面不管怎样都能够按照它的目标逐渐的实现这样的理想。(本文为作者在长城战略咨询于2018年8月28日召开的“国家高新区创新双月谈特别论坛——国家高新区30年”上的即席发言

 

    

责任编辑: 于会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