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智慧、健康、碳中和产业生态,中关村发展集团这样做

2021-09-27 11:15:05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华凌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智慧 健康 碳中和”,这7字主题唱响2021中关村论坛。5天的会期里,将有全球40余个国家及地区科技界、产业界人士围绕这个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这对于深耕中关村、建设中关村、服务中关村的中关村发展集团来说,这7字主题并不陌生。多年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充分发挥北京市整合创新资源的市场化平台独特优势,运用投资、金融、园区、专业服务等集成服务手段,积极布局智慧、健康、碳中和产业生态。

“智慧”服务链接“智慧”产业

从电子站台出发,进入中关村软件园,坐上自动驾驶接驳车,在中关村软件园“智慧”的一天是这样开启的。无人清扫车已经上岗,无人售卖车也会贴心地来到你的身旁,一天之计在于晨,在智慧跑道做一次体能打卡,精神饱满地迎接一天的工作。

园区大数据平台,集实时感知、辅助决策、提升服务、优化治理等功能于一身。园区全息数据库可从15个维度,15000余个信息字段角度洞察园区变化情况。它能明晰企业动态、感知企业需求,在风险防范、投资辅助、政策匹配等方面做更多的业务支撑,从而为企业提供人才、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匹配等精准服务,成了名副其实的园区智慧中枢。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之下,智慧停车、4D+VR模拟驾驶、无人售卖、智慧导览、智能清洁、智慧线上服务等更多和员工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场景在园区不断涌现。现今的中关村软件园聚集了国内外IT 企业700 余家,其中上市公司近70家,收入过亿企业80 家,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大信息产业高地。

中关村软件园只是中关村发展集团“智慧”服务的一个缩影。如今,中关村发展集团正着手推进“数智园区”建设,打造更具智慧的园区;建立大数据服务平台,构筑“无边界”的“智慧”服务体系。

“智慧”服务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服务来汇聚“智慧”产业资源,打造“智慧”产业生态。经过多年的积淀,中关村发展集团在“智慧”产业,重点布局了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与人工智能等垂直细分领域,依托中关村软件园、集成电路设计园等特色园区,服务汇聚了薛其坤等一批领军人才团队、量子信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提供股权投资和创新金融服务,帮助创新成果转化,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入园企业年收入达到3100多亿元,占北京市信息产业总收入的1/4。前不久,启动的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成熟后园区年产值有望达到500亿元,将成为北京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齐全、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园。

据悉,“十四五”期间,中关村发展集团还将在发展集成电路、下一代通信和网络(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细分产业方面继续做好布局,聚焦核心芯片、先进装备、重点设备、自主可控软件等关键环节,积极关注前沿创新技术应用,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服务模式创新升级。同时,深化产业组织服务,组建大信息产业服务平台和集成电路产业服务平台,构建垂直细分领域的创新生态。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设立专项基金,从国内外发现、遴选、引导优质创新企业;发挥中关村芯园、北京工业芯片创新中心等已有平台作用,在5G、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引入和搭建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等新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和5G、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应用新场景建设,扩大中关村社区运营服务范围。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前瞻布局

论坛期间,“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决定”公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获得该年度唯一的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引人侧目。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助力。”邵峰坦诚地说,扎根中关村生命科学园10多年,北京宽容失败的学术和创新氛围,“耐心”资本给予创新创业者更多的“耐心”,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的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科研管理机制等等,都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为什么选择中关村?在中关村为什么会成功?领健医疗的创始人周晓军感受颇深。自入驻中关村医疗器械园,他就把园区当成贴心人,会及时把遇到的困难向园区反映。从装修、环评到寻找专家、动物实验、厂房扩租、融资,园区都积极对接资源,不但“扶上马”,还会“送一程”。

尤其是最近阶段获得的融资,对领健医疗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园区真是把我们当朋友,不仅仅是租给我们场地,每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园区都能和我们一起解决问题,我们获得的帮助特别大。”周晓军由衷地说,“我们期望企业做大后能在中关村医疗器械园的二期继续扩大生产,扎根园区”。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是中关村发展集团布局健康产业的专业园区。除此之外,集团通过服务链接的健康产业资源覆盖了早期研究、临床研究、审批生产上市全链条。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关键环节,近两年搭建了生物中试平台(华辉安健)、细胞与基因治疗平台(荷塘生华)、重组蛋白药物中试生产平台(质肽公司)等一系列共性技术平台,引入了CRO(赛赋医药、保诺科技)、CMO(康龙化成)、CSO(瑞康医药)等一批专业化的服务企业,还制定了关键前沿技术服务平台三年行动计划,将继续规划建设AI新药研发平台、代谢组学平台等10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引爆健康产业“核爆点”提供服务支持和孵化加速。“十四五”期间,集团还将重点围绕肿瘤、神经、心脑血管、免疫系统疾病、罕见病等专业领域,支持企业开展抗体药、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尖端领域创新药物研发;加速实现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和提高医药生产智能化水平,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支持重大疫情检测试剂、疫苗、抗体、药物等集中攻关,推动前沿生物技术产业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

“碳中和”一直在路上

在 “碳中和”主题上,与会人士认为,随着工业4.0的推进,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在加速。科技赋能,除了结构调整“碳减排”,还需要技术基因来支撑。

作为一家服务科技创新的企业,如何助力“3060”双碳目标实现?

EOD(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是在高质量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开发模式。中关村至臻环保是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大环保”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目前,该服务平台的多个EOD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当地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景观打造、水务系统建设、创新战略平台建设、产业基地及未来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项目整体商业模式等方面开展广泛交流合作。这些EOD项目将围绕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基地、一园区、一生态健康带”的创新发展布局,聚焦当地生态环境质量与景观提升,打造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形成区域生态与周边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各专业园区长期以来也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医疗器械园先后获得“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称号。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荣获中国绿色建筑最高级别认证—“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及美国LEED绿建金级认证。

更为重要的是,中关村发展集团还通过投资、服务、金融、园区等手段汇聚了大量的高科技绿色环保项目。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很重要的环节。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以下简称“纳米能源所”)是国际纳米能源研究领域的创立者和领先机构,围绕纳米能源与自驱动系统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拥有摩擦纳米发电机、自驱动传感系统、海洋蓝色能源、新型高压电源等4项核心技术,获得了200余项发明专利。为更好地助力纳米能源所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中关村发展集团专门成立中关村微纳能源公司,为纳米能源所打造适合其科研使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功能园区,同时依托中关村发展集团创新生态集成服务的优势,搭建平台,助力纳米能源成果的转化。

亿华通是一家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并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批量生产。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中关村科技租赁的帮助下,亿华通建成了国内首条年产2000台氢燃料电池生产线,关联企业建成了电解水制氢厂,实现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布局。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据介绍,集团服务的大环保科技企业70余家,覆盖双碳领域技术研发、装备生产、服务平台等。未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将紧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流域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置等领域,加快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突破关键材料和装备、核心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升级;积极推动高效节能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带动智慧能源管理等新产品和服务应用;以推动能源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核心,重点支持新能源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责任编辑: 范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