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首批CRTD植入实施 心衰治疗再无后顾之忧

2021-09-22 17:34:0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春梅 李荣荣 雍黎

通讯员李春梅 李荣荣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心率恢复……各项指标正常,两例手术都非常成功!”近日,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举办的CRT高级培训班上,该科起搏团队为两名患者成功植入了目前国内最新的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该术式实现了“治心衰、防猝死、抗核磁”三重功能,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西南地区属于首批,让心衰患者植入CRTD后再无不能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之忧

新器械让心脏的癌症”治疗无后顾检查之忧

心力衰竭被心血管专家称为“心脏的癌症”,它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病最终的归宿,发病率逐年递增,且五年生存率仅为50%CRT(心脏再同步治疗)是器械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但心衰患者心脏情况复杂导致的手术难度与风险大却是阻碍CRT发展的主要因素。

CRTD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合并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的英文缩写,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三腔起搏器,它结合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和抗核磁共振(MRI)的三重功能,可自动监测心律失常,并具有自动除颤功能,相当于把“心脏监护室”置入心脏里面,同时也是“移动的救护车”,可以帮助心力衰竭患者实现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改善心功能,甚至可以让扩大的心脏回缩,同时能够防治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主要用于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

长期以来,磁共振检查是传统CRT植入术后的绝对禁区。3T MRI CRTD打破了以往接受MRI检查的桎梏,标志着西南地区心衰器械疗法开启了全新3T时代。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晋军教授介绍由于心衰患者平均年龄在65-70岁左右,正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高发年龄,相比于CT检查MRI核磁共振对软组织成像更优,无辐射更安全,是卒中、关节及软组织等检查临床首选的成像方式。不过MRI扫描时强大的磁场环境会对传统CRT产生严重的影响,如电极头端发热、阈值升高、机壳震动等,因此造成心衰患者无法安全接受3.0T磁共振检查

这次西南地区首批植入3T MRI CRTD,开启了心衰器械疗法3T新时代,从此,心衰患者可以放心接受更全面、精准的磁共振扫描,获取更佳的医疗救治方案;心内科医生可以放心推荐心衰患者接受磁共振扫描;放射科医生可以放心进行CMRI扫描。

植入手术中。谭又铭/图

75岁老人接受西南地区首个植入手术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之一是来自重庆江津的张老先生,今年75岁,因“劳累性气促9年,晕厥3次”于9月8日入住心血管内科 ,经过详细检查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慢性心力衰竭”。由于老人有持续心房颤动,发生脑血栓栓塞风险为高危,且患者年龄大,后期有行核磁共振(MRI)检查的需要,经过专家们会诊,最后建议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性猝死预防(CRTD)植入术”,这个手术既能治心衰、防猝死,还能抗核磁,是最佳的治疗手术方案。

手术中,在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晋军主任的指导下,王江副主任率起搏团队刘小燕副教授、成小凤副教授等为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性猝死预防(3T MRI CRTD)植入术”,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经过2个多小时手术,顺利植入CRTD,患者各项参数检测正常,原先心跳只有35次/分左右,术后马上接近80次/分。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心功能明显得到改善。

同一天,另一名62岁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刘先生,也成功接受了最新的植入式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3T MRI CRTD),术后恢复良好,心功能明显得到改善。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推动CRT的发展,培养更多的CRT手术医生,202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授牌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全国CRT植入建设中心”之一。此次培训会共有来自北京、广东、福建、广西、江苏、陕西、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全国数十家单位的500余名学员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观摩了CRTD现场手术演示,并进行了理论和器械学习等方面的讨论。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