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观测到“行星际激波”

2019-08-29 14:29:57 来源: 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 作者: 张梦然

(8月19日—8月25日)

一周之“首”

首次观测到“行星际激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组航天器终于观测到了科学家搜寻多年的一个现象:行星际激波,即不断从太阳流出的带电粒子流(科学家称之为太阳风)的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最”案现场

迄今最小发动机仅一个离子大

由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理论物理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建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发动机——单个钙离子,其体积仅为汽车发动机的100亿分之一。这种设备未来可被纳入其他技术,回收余热,从而提高能源效率。

一周焦点

黑洞撕碎中子星产生引力波?

引力波“猎手”或许已经捕获他们最奇异的猎物!美国东部时间8月14日17时10分39秒,美国和意大利的3台巨型探测器探测到了一次奇异事件,分析表明,这是由一对黑洞和中子星在约9亿光年之外相互运动并合产生的一束引力波脉冲。专家表示,科学家们曾观测到黑洞—黑洞并合以及中子星—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但从未发现过黑洞—中子星的并合。

一周争鸣

气候变化或致2100年全球人均GDP下降7%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忽视气候变化问题而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控制,全世界经济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到2100年,全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受气候变化影响而降低7.22%。

一周明星

地球上的沙子快没了

近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评论称,人们对全球采沙量的估计并不可靠,而目前沙子和砾石的采掘速度,已经超过了其自然恢复的速度。导致这种不可持续采挖的原因是失察。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报告,“在沙子里踏下了一个重重的脚印”,接下来,行动和法规必须跟上。

前沿探索

人类大脑皮层新鉴定出75种不同细胞类型

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科学家利用单核RNA测序技术,鉴定出了人类大脑皮层某区域中的75种不同细胞类型。通过与小鼠的类似脑区比较,发现了二者在结构和细胞类型方面的相似性以及相当多的差异。这强调了在研究模式生物之外,直接研究人脑的重要性。

由18个原子组成的环碳问世

IBM苏黎世研究实验室物理学家从氧化环碳分子着手,创造了一种名为环碳(cyclocarbon)的分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成像:该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

技术刷新

新设计让太阳能电池更高效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单线态裂变来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新方法。这是迄今为止最有效和技术上最有用的分子内单线态裂变材料。新设计的有机分子可快速产生两种激子,这两种激子比目前最先进工艺产生的激子寿命更长,这将使每个光子产生的电能都可被太阳能电池吸收。

奇观轶闻

地球在20年前就已停止变绿

科学家发现,全世界的绿色植被正在逐渐减少。这并不是说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在失去植被,但在全球范围内,平均而言,这一趋势正在下降。科学家认为该现象与空气中水分的减少有关,而后者是气候变化的结果。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责任编辑: 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