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好论道”现场
2017年,在第一届GES未来教育大会上,俞敏洪和张邦鑫首度开启“新好论道”,他们不仅倡议建立“精诚合作,友好竞争”的民办教育行业行为规范,还宣布合资一亿元联合成立“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打造以科技推动教育均衡的行业教育公益平台。
经过两年的发展,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已凝聚了行业十五家企业,在教育公益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基金会利用新东方、好未来打磨多年的双师直播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输送到远山贫困地区的学校,以弥补乡村教育资源不足。目前已开展小学双师课堂项目和高中双师课堂项目,以乡村最紧缺的英语科目为主,并逐渐开拓到其他科目。
好未来教育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邦鑫
“我和俞老师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属于学习改变命运的一代,但是为什么近几年才开始做这件事情呢?”张邦鑫在现场也道出了他一直以来的思考,他认为对贫穷山区孩子的教育帮扶,资金并不是最缺乏的,有效的连接手段和落地的帮助方法才是最缺乏的。
张邦鑫认为,正是近些年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落地的方法成为可能。“首先,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分工。过去的分工主要是学科,而现在的双师课堂模式分为主讲老师和辅导老师,辅导老师可能还有更细的分工,这种分工在未来会推动教育在纵深领域的深入研究;其次是互联网杠杆及网络效应。互联网的杠杆作用可以使一个老师同时给几千甚至几万人上课,而网络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社会上人人为师,调动全社会的教学资源;三是内容加上数据,就会产生智能。这种数据智能可以实现优质内容像老师一样和学生进行智能交互。”
“这三件事情使得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优秀教育资源输入到边远山区成为可能,再加上当地的辅导老师,就可以实现当地学生达到跟大城市教学类似的效果。”张邦鑫表示,正是近些年互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带来的变化,使得对山区孩子教育的帮扶实现了有效性。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同时,俞敏洪也指出,双师课堂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除了线下老师的陪学和督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精准教学。如果教育资源与学生不匹配,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山区的孩子完全失去学习兴趣,适得其反。因此,情系远山的双师课堂在内容和教法上十分注重分层,让学生产生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俞敏洪表示,基金会目前已经帮助农村学生超10万人次,其中高中生通过系统培训,高考升学率提升了20%左右。“我们的目标比较简单,希望以后能够惠及200万以上的农村孩子。”
公益只是教育培训行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在谈及教育培训行业的社会责任时,俞敏洪表示,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充满活力,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既是对公立教育体系的拾遗补漏和有益补充,也是中国教育进步的探索者和试验场。
当然,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当下教育培训行业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对行业进行规范,推动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俞敏洪和张邦鑫希望,新东方和好未来能够在民办教育领域继续发挥示范效应,推动行业坚守教育本质和规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实现行业健康、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