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科研工作坊”给文科生带来新选择

2018-09-21 16:17:08 来源: 作者: 周晓燕 张晔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讯(通讯员周晓燕 本报记者 张晔) 前不久,当已远赴英国开始攻读硕士学位的杨莹看到她本科所在团队获评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团队这条消息的时候,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自大三开始,杨莹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本科生科研工作坊”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

“本科生科研工作坊”自2015年成立以来,工作坊成员中已经有20人像杨莹一样考上国内外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在工作坊度过了一段独特的“预科研”生涯。目前,工作坊学生在报纸和学术期刊发表了近20多篇论文,完成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有10人次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近期工作坊又获评省优毕业论文团队。

文科生在“科研工坊”做什么

2015年春天,马艳文加入了工作坊,她是第一批主动要求加入工作坊的5位学生之一。现在,即将升入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专业研三的她,虽然已经怀孕了,但没有任何推迟毕业论文开题的想法。

“那个时候,她正是在艰难的文献阅读和一次次晦涩的师生研讨中才意识到,科研其实意味着某一时间段要专注某些现象和事物进行规律性的分析。” 马艳文。坦言本科阶段的工作坊经历,不仅让她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给予了她较为优秀的抗压能力。

本科生做科研,在国外研究型大学很普遍,目前在国内名牌高校也已司空见惯;现在,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这所二本工科院校中的人文学院用近4年的时间有组织、有规划地建设和推动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已然成为该院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这在全国同层次高校中较为少见。

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衣传华说,新时期,学生成长需求日趋多元化,人文学院通过打造“本科生科研工作坊”的形式,把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第三课堂(实践教学)的理念真正落地,并以素质拓展学分的形式记录到学生培养方案中,帮助他们充分体验不同专业方向、不同研究领域的不同的思维特征,以作出最终报考某个专业的决定。

教学研究的虚拟公共空间

“本科生科研工作坊”成立3年多来,这一模式逐步得到中文系、旅游系,甚至设计艺术学院各个不同专业领域老师的认可,伴随参与老师带进来的科研项目量的增多,有科研兴趣要求参加老师项目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迫使我在指导中更加清晰地梳理并阐明我正在研究什么,每次向学生讲解问题的过程,我自己也会有所得”。有老师直言师生共建科研工作坊对教师的好处。

工作坊指导教师蒋继华教授认为:想要通过让本科生参与科研使师生双方受益,操作的关键是教师们舍得投入大量宝贵时间指导学生科研,对此,工作坊的志愿性、流动性机制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事实上,本科生进入老师的团队做科研,在一定程度上给老师们营造了更有活力的科研氛围,以及提出了不少新鲜而有学术生长点的观点。

工作坊采取师生志愿加入的形式,而且,为保证机构的流动性和活力性,也并不限定老师和学生停驻工作坊的年限,可以说是来去自由。表面看,工作坊的组织体制性并不明显,或者说,她更像是一个提供给师生交流思想的虚拟的公共空间。

其实,自建立初期,工作坊就具有较为稳固的体制保障和严谨的组织管理,她是人文学院打通教师教研和科研之间的壁垒,以教研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研,教科研相辅相成,实现教师科研服务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改良机制。前后共有60位学生,12位教师参与其中,工作坊中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耐挫力以及团队协作力等基础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诉求得以统一,教师的科研身份与教育者角色也得到了统一。

不做考研孵化机器

“本科生科研工作坊”并不是专门的考研孵化机器。陈希在工作坊呆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后,她并没有选择考研,而是毕业后就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晚报记者。

“当初加入工作坊主要是为了获取较为科学和系统的逻辑思维和方法论的训练,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陈希说,工作坊的科研经历中的文献关对她帮助确实很大,当时,老师让刚进门又未入门的她用3个月时间精读15篇英文论文,前两篇都是反复阅读后依然迷迷糊糊,可越到最后越轻松,等全部读完回头再看,每一篇论文都能较为轻松地找到研究对象、研究角度,以及较为清晰地描述出研究思路,这种经历和能力确实帮助她更快更好地适应了现在的记者工作。

3个月前,曾在工作坊受益良多的诸多毕业生,发动了更多的校友共同资助成立了人文学院“树基金”,重点激励优秀学生参与科研。

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吕祥说:创新与变革一直是推动盐城工学院发展的核心词,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的“本科生科研工作坊”拓宽了本科生的科研通道,学生不仅有科研产出,也在科研过程中养成了坚持不懈、团结互助等高尚的道德情操。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孙玉松
深圳:超充站数量超加油站